新北市立土城醫院語言治療師黃冠婷提醒父母,主要照顧者對兒童語言發展很重要,家長可藉由互動陪伴與環境刺激、探索,培養孩子的語言與認知能力,也可透過趣味好玩方式,誘發孩子主動模仿及學習動機。(土城醫院提供)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市傳真 111年7月20日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20日電)復健科醫師表示,語言發展遲緩佔發展遲緩兒童高比例,建議2歲以下幼兒盡可能避免使用3C產品;語言治療師建議,家長可透過互動陪伴與環境刺激,以培養孩子的語言與認知能力。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復健科醫師劉國正今天表示,語言理解、認知發展、動作、遊戲及社交互動技巧等,都有跟上同齡孩童發展,卻遲遲不開口說話,這樣的孩子被稱為「遲語兒」。

劉國正透過新聞稿表示,衛福部統計,2021年發展遲緩兒童早療服務個案通報量共有2萬6392人,語言發展遲緩又佔最高比例。門診中常發現類似個案,但也有長輩會認為「大隻雞慢啼」,長大就好。

劉國正表示,過度使用3C產品將影響日常語言表達、組織邏輯及思考能力,是造成語言遲緩的原因之一,建議2歲以下幼兒盡可能避免使用3C產品。兒童語言發展的黃金期為0歲至6歲,早期療育治療效果更佳,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時機。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醫師陳宥達,下午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訪表示,結合展臂閱讀協會志工長期推動偏鄉親子共讀。日前,在新北市石碇衛生所發現一名4歲女童,共讀時多以點頭方式表達,較少使用語言回答,且語言多只有單字,缺乏完整句子,疑有發展遲緩問題。

陳宥達說,團隊向家長衛教如何與孩子對話式共讀的技巧,並引介社區圖書館資源,及媒合早療介入後,目前女孩已能說簡單故事。

語言治療師黃冠婷表示,主要照顧者對語言發展很重要,家長可互動陪伴與環境刺激、探索,培養孩子的語言與認知能力。可描述日常情境,如「爸爸想要喝水,爸爸拿杯子喝水」;或說出孩子正在玩的遊戲,「妹妹在玩車車耶,黃色的車車」,藉這些方法口語示範;也可透過有趣好玩的方式,誘發孩子主動模仿及學習的動機。

黃冠婷提醒,即使孩子發出沒有意義的字詞,仍要給予正向回饋,讓孩子知道這些聲音是有意義的,能透過聲音及口語,有效率表達需求,更願意發聲。(編輯:李錫璋)1110720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20日表示,醫師結合台灣展臂閱讀協會志工長期推動偏鄉親子共讀。圖為團隊7月14日在新北市石碇衛生所、學校服務。(陳宥達提供)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傳真 111年7月20日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20日表示,醫師結合台灣展臂閱讀協會志工長期推動偏鄉親子共讀。圖為7月14日在新北市石碇區衛生所、學校服務情形。(陳宥達提供)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傳真 111年7月20日

文章來源: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207200200.aspx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