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2月10日 04:10 許素惠/台南報導

4
奇美醫院引進展臂閱讀志工(右)為受驚嚇的胡羽漢(左)、胡瑞恆兄弟進行遊戲治療。(許素惠攝)
5
台南強震,維冠大樓倒塌,不少小朋友受到驚嚇,排隊到附近的武龍宮去收驚。(黃國峰攝)
地震脫困的小兄弟胡羽漢與胡瑞恆,其中哥哥因驚嚇過度出現強烈的情緒反應,奇美醫院社福部引進展臂閱讀志工團為兄弟進行遊戲治療,志工說故事並搭配拼圖等遊戲,小男孩終於展露歡顏,媽媽吳蕙珊及醫護人員都稍微放心。社工指出,7歲的哥哥胡羽漢因為最遲被救出來,而且在加護病房觀察了2天半,直到昨日才轉往普通病房和母親團聚,並見到爸爸和弟弟,因而出現較大的情緒波動,以為爸爸媽媽不管他,有強烈的被遺棄感。

志工陪伴災民 揮別陰霾

展臂閱讀志工團曾陪伴88風災那瑪夏重災區災民走過創傷陰霾,成員泰半有醫護專業背景,曾在奇美醫院任職的醫師陳宥達也是志工之一,主動聯繫醫院表示願意提供協助。

昨日下午展臂志工為兄弟說故事,並且還帶了拼圖、氣球與樂高積木一起玩,志工依循故事的內容,經由玩具營造情境,並輕鬆地聊天互動,弟弟專注而投入,玩到興頭還開懷大笑,陪伴在旁的吳蕙珊和醫護人員看得很感動。

而哥哥仍提不起勁兒,對於志工的問題有一搭沒一搭的,依然惜字如金。不過,孩子就是孩子,仍敵不過玩具的誘惑,怯生生地去拿玩具把玩,眼神還是有些驚恐。

病癥:惡夢、哭鬧、不語

吳蕙珊表示,原本很擔心孩子的情況,但昨日大兒子轉出加護病房,院方很體恤地安排母子3人住在同一間病房,並讓小孩接受遊戲治療,重拾笑容,大兒子不安的情緒明顯改善許多,自己也寬心些,很感謝醫護人員的協助。

奇美醫院社服部主任邱美珠說,一般災後症候群睡眠是觀察的指標,災民可能會惡夢連連、難以入眠,而小孩因為表達能力還不足,除了哭鬧外,也可能不語,或者一直重複相同話語,通常1周會排除,如果超過1、2周,甚至持續1個月,可能要注意是否憂鬱症。

(中國時報)

 

IMG_3409 (1)

校正編輯:宋亞真

報導來源:2016.02.10 中國時報 台南強震》展臂閱讀 治療災後症候群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