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8/29)的展臂閱讀志工培訓仍維持線上,邀請北醫附醫家醫科主治醫師陳宥達分享『跨域社會處方箋 永續向前行』,用SDGs繪本連結社區健康議題,分享社區跨領域合作,營造促進兒童發展與友善高齡的共好模式。

這幾次的志工培訓都有提到聯合國於2015年9月提出了17項「2030永續發展目標」,如SDG 3 良好的健康和福祉(確保及促進各年齡層健康生活與福祉)、SDG 4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等,也讓學員們挑選有興趣的主題進行相關繪本分享。

宥達醫師從志工最常前往的石碇連結到水資源,並以永續繪本進行導讀,與志工討論「生物多樣性」,兩道題A有五種動物,總共50隻,B有2種動物,總共100隻,哪一個生物多樣性較豐富,答案是A,指出生物多樣性講的不是數量而是種類,鼓勵志工服務時可以運用”數數”、”分類”、”比較”技巧,和小朋友從認識生物到分類為動物、植物、菌物。進而傳遞生物鏈(包含生產者、初級/次級/三級消費者、分解者)及汙染物生物累積的概念,共讀時可以和小朋友討論為何亂丟垃圾,長遠下來影響到我們的健康。愛護小動物以及環境保護(不要亂丟垃圾、棄養動物)如何生活化地讓親子知曉,讓家長可以從小透過親子共讀實踐SDGs學前教育,創造更永續的社會。

此外,什麼是「閱讀素養」,有學員回答:「結合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學員回答「培養閱讀能力,學習獲得知識」,宥達醫師分享閱讀素養是「溝通的能力+知道這世界在做什麼」,英文為Literacy,可以個別拆開來看,l是聽(listening),i是說(speaking),t是寫(writing),e是拼字(spelling),r是讀(reading),a是文法(grammar),c是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y是你(you),為什麼跟你有很大個關係,是代表你這個人的文化、獨特性。以及說明兒童發展里程,例如語言發展階段,如1m: 早期發聲、3m: 喃語、12m: 第一個字、2y說句子、3y講故事」

也與學員們分享過去到偏鄉部落志工服務的有趣經驗分享,最後與學員們說明其實有很多親子共讀資源可以使用,如國民健康署親子共讀科普教育影片、展臂閱讀官網資源中心、親子天下的SDGs書單等資源。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