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研究顯示親子共讀推廣的訓練越早開始越好,展臂閱讀為鼓勵親子共讀訓練向下扎根健康相關領域大專生,這學期於台北醫學大學開設服務學習課程,帶領醫學大學學生前往澎湖推廣親子共讀。

4/28早晨一群熱心又充滿活力的醫師及北醫大同學們早起,參與了行前訓開啟了晨間繪本討論讀書會。陳宥達醫師與魏聖倫醫師擔任培訓老師,來自不同科系的學生們帶了與澎湖當地文化相關的繪本,例如石滬、海洋、環保等主題,希望充足的準備,能為當天出隊帶來更高品質的服務,從服務之中也能學習當地文化特色。行前訓大家除了討論4天3夜的流程外,特別針對共讀的方式演練,以繪本實際進行「對話式共讀」討論。

劉同學說: 上課前藉由線上教材學習親子共讀的重要性,以及各年齡層的兒童行為,但實際在行前訓由醫生講解與演練後,更明白「對話式閱讀」跟單向的說故事很不一樣。實際操作後才真正體會如何根據服務者的反應做臨場應變。心中不停思考「PEER法共讀流程」和「CROWD誘發說話技巧」,在一來一往的對話中,須仔細聆聽,消化思考後回應對方,並連結雙方的生活經驗,來引導豐富對方的語言表達。此外體會到,自己除了要熟悉繪本內容,如果有延伸閱讀繪本中的一些知識(如:信天翁的習性…),將有助於引導更多面向的話題。閱讀處方確實比我想像的困難很多,不過多練習、準備應該就會越來越熟練了。

馮同學分享:經過這次行前訓練,學習到和以往不同的共讀模式,不再只是我說你聽,而是彼此都有互動的參與其中。其中第一次學習PEER共讀流程以及CROWD對話技巧,要能實際應用在場域,對我來說確實有點挑戰,但我相信不斷的練習會讓這些技巧在服務學習中用上,也能精進自己的對話技巧。

陳同學摘要今日的重要收穫,她說:「今天的行前訓獲益良多,學習到跟以前不一樣的說故事方法,不再是如填鴨式般的講述,而是利用PEER與CROWD的對話技巧創造更多的交流,以促進對方開口提問或是分享想法、故事!這對今天的我而言有點困難,畢竟是新東西,但相信多多練習就可以做得更好。」

余同學也說到醫師們的教學:「今天晨會,自我介紹與暖場來建立關係,是成功的第一步! 進而用WH問句來開啟話題,且藉由一問一答來讓聽眾有思考的時間。同時,學習如果聽到意想不到的答案,該如何用正向的話鼓勵對方。實際練習時,才發現原來有那麼多值得深入練習的地方。醫師們在示範時,不論什麼回答都能應對如流,我相信只要學會,在服務學習的過程中,一定會派上用場的!」

聽完這些同學們的心得,可以感覺得出來這次的早餐行前會議深具意義而且對於往後出隊有一定的幫助與預習,相信到澎湖當地活動會進行順利的!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