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63篇)

2022.12.23展臂閱讀X童顏有機:雜貨店也能提升孩子的創造力!?-童顏有機臉書

2022.12.15展臂閱讀X童顏有機:推廣共讀時,發現貓頭鷹懷孕了?-童顏有機臉書

2022.12.08「將體系串接,大家各自扮演一點力量,就有機會改變」-童顏有機臉書

2022.12.03「共讀最基本的層次意義,是情感的共享與陪伴」-童顏有機臉書

2022.12.01童顏有機|推出 7 組【支持展臂限定】組合-童顏有機臉書

2022.11.28童顏有機|將營收的 1% 用於支持兒童教育-童顏有機臉書

2022.11.17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台北健康養成記】慢性病防治答題直播場-直播粉絲頁: Humans of Taipei 我是台北人

2022.11.11如何區分失智還是憂鬱?聽碎念內容能初步判斷 抱怨「孩子長大忘記我」就是警訊-健康2.0

2022.11.10WaCare|血壓高容易傷腦 失智就會找上門!?-WaCare

2022.10.22 2022年國際兒童人權日串聯行動-國家人權博物館臉書

2022.10.13政大之聲|偏鄉共讀計劃 用科技提升幼童語言學習品質-政大之聲實習廣播電台

2022.10.11國健署婦幼組專案【親子共讀】廣播專訪-國健署

2022.10.10健康網》高山症分3類 醫:出現意識不清、胸悶要小心-自由健康網

2022.10.05全人閱讀處方箋 親子共讀為孩子創造永續未來-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10月份健康報(p.10-11)

2022.09.18盲裡偷閒|你累了嗎 陳宥達醫師透過《內臟疲勞修復全書》告訴你如何照顧自己的健康-盲裡偷閒

2022.09.15 2022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北醫大體系榮獲6獎項!-《今日北醫》電子報

2022.09.12閱讀力趨M型化!科技助偏鄉共讀 馨生支持展臂閱讀2.0-三立新聞網

2022.09.08扶輪社支持親子共讀 穿戴裝置記錄語言環境-CNN中央通訊社

2022.09.03臺北醫學大學|智齡質感生活聚落示範計畫-2021 USR ONLINE EXPO大學社會實踐博覽會

2022.09.02珍惜每個生命 醫療零距離 義診醫療團前進澎湖離島送暖-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9月份健康報(p.18)

2022.09.02用醫療作為橋樑 讓愛邁向永續 2022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 獲三獎項肯定-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9月份健康報(p.12-13)

2022.08.26用醫療作為橋樑 讓愛邁向永續 2022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 北醫附醫獲三獎項肯定-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官網

2022.08.23南市圖推動嬰幼兒閱讀 閱來閱愛讀‧幸福「袋」著走-蕃薯藤yam News

2022.08.22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 北醫附醫獲三獎項肯定-HiNet生活誌

2022.08.17智邦公益館|推動偏鄉閱讀活動智邦公益館-智邦公益館臉書

2022.08.17寶島有意思|罹癌醫生陳宥達用閱讀接住遲緩兒-寶島有意思

2022.08.16飛碟早餐 唐湘龍時間| 宥達醫師談內臟疲勞-飛碟聯播網

2022.08.15北醫附設醫院義診醫療團,前進澎湖離島送暖-《今日北醫》電子報

2022.08.11養成居家好習慣,兒童入學防新冠-統一超商好鄰居文教基金會

2022.08.05北醫附醫醫療團至本縣巡迴義診 蕭靜蓉頒感謝狀-澎湖日報

2022.08.03三立電視台 健康有方 |病毒入侵腸胃道 這一味讓你不疲勞!-三立電視台

2022.07.31北醫大附設醫院 為離島鄉親義診-澎湖時報

2022.07.30離島不離心 北醫附醫義診醫療團前進澎湖送暖-自由時報

2022.07.29北醫附醫義診醫療團 前進澎湖離島送暖-yahoo新聞

2022.07.29夏天感冒來襲!症狀似新冠 醫分享舒緩喉嚨不適小撇步-健康醫療網

2022.07.23中國廣播公司菁英會客室 |陳宥達醫師談內臟疲勞-中國廣播公司

2022.07.20醫師:遲語兒避免使用3C 家長多陪伴刺激-CNN中央通訊社

2022.07.18親子共讀─有溫度的預防醫學-伊甸園電子報2022.07.18 NO. 425

2022.07.18內臟疲勞是什麼?如何恢復? 陳宥達醫師來解答-佳音廣播電台

2022.07.18罹癌卻樂觀啟動另一種從醫人生,陳宥達推社會處方籤以閱讀接住遲緩兒-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

2022.07.09確診者居家常備藥品|臺北廣播電台臺北健康樂活家-臺北廣播電台

2022.06.24北醫大ESG願景工程 四大面向創新永續發展成果-WM觀傳媒

2022.06.17以共讀打造療癒網絡:閱讀處方箋的推廣與實踐|專訪陳宥達醫師-我們在家WE ARE HOME

2022.05.28運用社會處方箋之社會責任實踐—臺北醫學大學體系案例分享-護理雜誌69卷 3期 P25-30

2022.05.22重症如何判別?出現4警示徵兆 別遲疑快送醫-聯合報

2022.05.22感染Omicron如何判別是重症?確診者三餐怎麼吃才好得快?新冠確診常見問題一次看-聯合報

2022.05.20「預防失智 活躍老化」苗縣圖書館辦樂齡講座-大紀元

2022.05.18疫情海嘯醫療量能恐超載 醫籲居家備藥、補充營養,共同迎戰-健康醫療網

2022.05.18與病毒共存!醫師建議四大原則 安心抗疫-TVBS新聞

2022.05.17防輕症病程變長!醫籲備妥「2款居家藥品」 維生素C可降死亡率-ETtoday健康雲

2022.05.14疫情讓小型協會捐款降三成 盼民眾伸援手-yahoo新聞

2022.05.06疫情升溫心慌慌 內在保護力提升是關鍵-經濟日報

2022.05.01苗圖悅讀‧幸福書展-yahoo新聞

2022.05.01天鈺基金會捐偏鄉童書 結合兒童醫療推早期閱讀-中央通訊社

2022.04.29天鈺基金會推廣永續教育 捐贈720本永續童書-聯合新聞網

2022.04.29天鈺環境永續基金會捐童書 播下永續種子-中時新聞網

2022.04.20共讀無礙─談發展障礙嬰幼兒閱讀(下)-國立臺灣圖書館網站

2022.04.20共讀無礙─談發展障礙嬰幼兒閱讀(上)-國立臺灣圖書館網站

2022.02.17一日之計在於晨!醫學實證大腦最清醒-大愛新聞台

2022.02.11監委:政府推廣嬰幼兒閱讀 贈書還須強化家長誘因-經濟日報

2022.02.06讓醫療與教育平等 陳宥達,展臂接住遲緩兒-卓越雜誌 [第429期]202201閱名醫

2022.01.18和寶寶共讀吧!小兒科醫師的門診處方箋 親子共讀享3大好處-Heho健康網

2022.01.01導入智能遠距醫療 守護石碇地區民眾健康-北醫健康報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