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研究部主任 曾頌惠、家醫科醫師 陳宥達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再次與國際接軌,1 月 18日於全院學術討論會特別邀請國際級小兒科大師波士頓大學醫院主任 Barry Zukerman 演講 Early Literacy of Healthy Care,同時也對本院早療團隊給予指導,讓本院與學生受益良多。
北醫附醫與台灣展臂閱讀協會共同邀請到國際級小兒科大師、美國非營利組織 Reach Out and Read 創辦人貝瑞•佐克曼 (Barry Zuckerman) 教授舉辦演講以及參訪貢寮國小附設幼兒園龍門分班和貢寮衛生所。
貝瑞教授於幼兒園現場示範如何運用繪本,以「對話式共讀」的方式和孩童互動,藉由指物命名,一起數數,辨認顏色以及引導孩子訴說圖片故事內容等早期閱讀的技巧,和孩童一來一往的互動方式,引起孩童對書本的興趣。幼兒園王老師以中國新年為主題的繪本,讓小朋友與醫師們一同投入這個應景的故事情節,現場氣氛互動熱烈。

結束了幼兒園參訪,貝瑞教授隨即前往貢寮衛生所參訪親子共讀推展現況, 林中一主任過去接待無數輪訓北醫家醫科的醫學生與日本交換生,帶著學生家訪了解偏鄉醫療。此次參訪看到衛生所 2 樓的候診閱讀空間與診間充滿著各年齡層繪本,這些大部分由林主任與陳宥達醫師捐贈,適合醫療人員當作工具評估發展,利用反覆健兒門診時段的機會,衛教
家長親子共讀對孩童發展的重要,建議家長在孩童 6個月就可以開始和孩子共讀,有助於孩童認知發展、人際互動以及情感的表達。未來在北醫附醫的支持下,讓國外長年已有實證研究的展臂閱讀 (Reach Outand Read) 模式擴展到更多臺灣需要的偏鄉,讓親子
共讀成為有溫度的預防醫學,翻轉弱勢家庭的未來。

對發展中的兒童而言,擁有閱讀能力可以說是所有學習能力的基礎,貝瑞教授於演講肯定的告訴我們,一個人的教育程度能遠離肥胖、不抽菸且與活得更久更健康有關,而閱讀能力則是建構這個良性循環的關鍵因素,因此他在全世界推廣 reach out and read 活動。
貝瑞教授明確的指出要為孩子建立好這樣健康的未來,我們應在以下這些階段依其需求給予相關的豐富經驗:0-3 歲時加強孩子的語言學習與發展(language acquisition),5-8 歲是孩子學習閱讀 (learnto read) 的黃金期,8-18 歲的青少年要有豐富的閱讀學習 (read to learn) 經驗以及 18-26 歲的持續教育(ongoing education)。
貝瑞教授亦很明確地指出 0-3歲時語言學習與發展是無法由手機或平板上的語言所取代。北醫附醫兒童發展中心也關注未來閱讀人口的培養。閱讀習慣必須從小養成,唸故事書給不識字的幼童是閱讀的啟蒙也是非常關鍵的一步。我們在候診區放置了不少童書,供家長小朋友共同閱讀。本中心亦將展開念故事書義工的訓練,並藉由定期的念故事書活動,讓本中心的家長也都能擁有抓住孩子吸引力的唸故書技巧,使親子共讀變成家庭生活固定的一部分及親子交心的溫馨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