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親子天下」,謝謝記者張益勤與攝影團隊的報導。

「原來服務奉獻不必搭飛機,坐莒光號就可以」現任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住院醫師陳宥達醫學院畢業那年,做了一個讓親友訝異的決定:他停下醫師訓練的腳步,遠赴高雄那瑪夏當推廣閱讀的志工。他發現台灣偏鄉發展遲緩的兒童比例,是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平均數的3倍,於是成立展臂閱讀協會,推廣親子共讀,翻轉偏鄉兒童發展條件的劣勢。

7ebdd72201b562da7b751bbcd5c0e268-220359陳宥達與展臂協會夥伴深入偏鄉家庭,帶領家長與小孩一起翻書,示範也推廣親子共讀。黃建賓攝

高雄的那瑪夏,位在小林村還要再進去的山頭,一路上除了顛簸,還可能遇上落石。部落居民因著小林村的災害,只要一下雨就神經緊繃,雨勢太大也會被要求撤村。雲霧繚繞的偏遠山間,卻偶有大學生挨家挨戶的按門鈴。他們是社團法人台灣展臂閱讀協會的志工,每年寒暑假,展臂協會有1至2名志工到偏鄉服務,白天他們在衛生所借用一個小角落,趁著大人帶小孩到門診打疫苗時,一對一唸故事給孩子聽,藉此機會示範、影響孩子身邊的大人,希望父母或是爺爺奶奶回家接力,繼續唸故事。到了晚上,他們便親自走入家庭,敲開家庭的門,帶領家裡的大人一同和孩子翻書,幫助拉近親子關係。

 

台灣展臂閱讀協會的創辦人陳宥達今年才29歲,是現任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住院醫師,年輕的他笑起來就像個陽光男孩。和很多醫學生一樣,陳宥達去過美國、日本進修,也去非洲義診,直到他看到門諾醫院創院院長薄柔纜的這句話:「台灣的醫生,到花蓮很遠,去美國很近」,敲醒了他不斷往國外跑的腦袋,領悟「原來不用搭飛機,搭莒光號就能服務社會」。為了回饋給自己成長的土地,兩年前他從醫學院畢業時,做了一個讓親友驚訝的決定:暫緩住院醫師訓練一年,到偏鄉那瑪夏當了半年的閱讀志工:他們向社會募集了大量圖書,在衛生室的角落推廣閱讀,希望透過說故事影響家裡長輩一同親子共讀。

繼續閱讀,請至「親子天下」網頁:請點擊此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