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希望陳宥達(左)罹癌開刀治療後,更懂得珍惜生命,投入關懷偏鄉兒童閱讀。 記者魯永明/攝影
「史懷哲2.0」展臂閱讀計畫主持人、台北醫學大學七年級醫學生陳宥達,到非洲義診,返國發現罹患甲狀腺癌,體會生命短暫無常,投入關懷偏鄉兒童閱讀計畫,改善發展遲緩兒,他說,預防發展遲緩有黃金治療期,台灣預防工作晚美國26年,「再不做就來不及了!」
陳宥達笑容總掛在臉上,是個陽光男孩,看不出他罹癌接受治療,還從事關懷偏鄉兒童閱讀,剛從醫院治療出院,昨天就到志航國小為小朋友說故事,宣傳展臂閱讀計畫,他說,女友、父母都支持他,「我是成人,知道什麼才是人生最重要的,看到非洲貧童悲慘命運,我感到自己很幸福,愈付出愈快樂」。
他曾遠赴非洲義診,返國後發現罹甲狀腺癌,開刀後更懂得珍惜生命,做有意義的事,與夥伴到高雄那瑪夏區長駐2個月,發現偏鄉發展遲緩兒嚴重問題,他說,台灣遲緩兒比例約6到8%,但偏鄉遲緩兒比例高達27%,大多都是語言、文字遲緩,只要注意0到6歲幼兒發展黃金期,就能預防,少子化偏鄉遲緩兒更需要關心。
偏鄉不缺硬體設備,但家長拿童書卻不知如何使用,他們深入家庭,帶領家長跟幼童互動,一起翻書,把當地醫護人員拉入計畫,透過醫師、護士,說服家長關心幼兒閱讀。
「史懷哲2.0」計畫執行長張耀懋感佩陳宥達勇敢抗癌,不向病魔低頭,關懷偏鄉兒童閱讀愛心毅力,正是史懷哲的精神。
報導來源:
2015-12-13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