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
「罹癌後才發現,自己想做的事,就是改變世界!」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生陳宥達到非洲義診,返國竟發現罹患甲狀腺癌,從此大腦重新洗牌,思索真正想做的事。他與同學辛翎共組團隊,深入高雄市那瑪夏區推廣親子共讀,從醫療角度預防兒童遲緩。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生到高雄那瑪夏區,推廣親子共讀,盼從醫學角度,讓當地原住民了解學齡前教育的重要性。(聯合醫學基金會提供)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生到高雄那瑪夏區,推廣親子共讀,盼從醫學角度,讓當地原住民了解學齡前教育的重要性。(聯合醫學基金會提供)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生到高雄那瑪夏區,推廣親子共讀,盼從醫學角度,讓當地原住民了解學齡前教育的重要性。(聯合醫學基金會提供)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生到高雄那瑪夏區,推廣親子共讀,盼從醫學角度,讓當地原住民了解學齡前教育的重要性。(聯合醫學基金會提供)

 

 

 

聯合醫學基金會舉辦「史懷哲二.○」計畫,補助青年深入偏鄉、城市角落「Long Stay」,挖掘在地問題並提出解決計畫,昨舉辦成果展,共有十三組團隊報告分享,陳宥達與辛翎今年花二個月在那瑪夏推動的「展臂閱讀新希望」是其中之一。

陳宥達說,台灣遲緩兒比例約六到八%,但有報告指出在偏鄉遲緩兒比例竟平均高達廿七%,事實上大都是語言、文字遲緩,只要注意零到六歲幼兒發展,就能預防避免遲緩兒產生。

辛翎說,偏鄉不缺硬體設備,但家長拿到書卻不知道如何使用。他們深入每個家庭,帶領家長跟幼童互動,一起翻書,同時也把當地醫護人員拉入計畫;透過醫師、護士的角度來說服家長,重振其對幼兒閱讀的重視。

身為幼兒園老師的那瑪夏區的布農族母親金媽媽說,偏鄉家長常常只會把書丟給小孩,「但閱讀對孩子很重要!」且在那瑪夏幼兒園一班卅人,可能就有四到五名幼童不太會說跟讀,應該不是先天基因問題,而是缺乏學齡前教育。

史懷哲二.○計畫執行長張耀懋說,當初發覺台灣偏鄉醫療問題眾多,盼引入青年力量改善,計畫先招募四十五人培訓,已有十三組開始執行,除到偏鄉教童書外,也有團隊關懷台北獨居長者,或體驗離島綠島的在地風情,關懷當地衛教等,盼這些青年力量從山地到離島、鄉村到都市,深入台灣每個角落,傾聽在地聲音,挖掘問題並協助解決。

報導來源:2015/11/09 自由時報 醫學生長駐原鄉 推廣閱讀預防遲緩兒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